孔子作繫傳:知微知彰知柔知剛

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

子時是否有分早子時與晚子時


中國曆法共修正二十一次(西元前246年至-西元1723), 漢朝開始以十二地支稱之,所有文獻"子時"都是23~1,12個時辰,,而周朝則由卯首至寅尾分別以日出,食時,隅中,中日,晡時,日入,黃昏,人定,夜半,雞鳴,平旦稱之。

《新唐書 天文志》主耍是記載李淳風如何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,因黃道與赤道差23.5度,故用子午線計算且冬至為歲元,所以才有古曆分日,起於子半。十一月當甲子合朔冬至;而司曆南宮子明、太史令薛頤等言:子初及半,日月未離。淳風之法,較春秋已來晷度薄蝕,事皆符合。表示周朝到唐高宗以來算法都差不多,李淳風計算模型誤差較小。

李淳風以隋朝劉焯(西元544~610)的《皇極曆》為依據,西漢劉安撰《淮南子.天文第三》,以日冬至數至來歲正月朔日,滿五十日者,民足食;不滿五十日,日減一升;有餘日,日益一升。即說明太陽視差運動的不均性,《皇極曆》用三次差內插法來計算日月視差運動速度,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、月蝕的起運時刻。 定朔法定氣法也是他的創見。《皇極曆》推定的每76.5年春分點在黃道上西移一度的歲差,與現行數值非常接近。

民國以前數千年都是採陰陽合曆,年為太陽年(二十四節氣),月為太陰月(其十二個太陰月為一年只有354~355日),故須置閏月為調整與太陽年的均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